奶奶今天是您要奉安出殯的日子,您的兒孫們跪靈前聲聲來呼喚您︰
我們敬愛的奶奶 陳張却,出生於五股鄉五股坑樸實農家。外曾祖父 張地法為一殷實農夫,外曾祖母 陳查某女士乃一賢德女子。奶奶有兄弟姊妹共七名,排行老大,自幼即助母做各種家事;煮飯、洗衣、帶弟妹……等。童年生活雖然清苦,但充滿希望。自幼承庭訓,擁有一顆悲天憫人,謙卑恭順的心。十七歲,奉外曾祖父母之命,與同村男子爺爺 陳根地先生結連理。婚後孝養翁姑,耕作農田,種筍、種菜、飼養雞鴨、豬隻,白天採茶,晚上炒茶,不分晝夜,勞苦其身,家事、農事兼顧,備嘗艱苦。其目的即累積一點一滴的血汗錢,為了往後子孫生活富足美滿。您量入為出,粗茶淡飯,相夫內助,確確實實發揚台灣婦女傳統之美德,寬厚待人,犧牲自己,勤儉持家,賢德可嘉。
曾祖父七十四歲中風臥床,您不厭其煩的照顧,常以藥草煎熬給曾祖父泡腳,使其血液流暢。爺爺因在鄉公所上班,公私務繁忙,很少回家,一切家計生活、曾祖父病塌間的一切料理照顧,皆落在您身上,而您皆任勞任怨,逆來順受,凡事以祖父為重,有好吃的均以曾祖父為優先。曾祖父享年八十四歲高壽往生。街坊鄰居皆稱譽有加,堪稱為人子媳之最好典範。
奶奶育有五名子女,安居樂業,您把教育當做第一要事,自己省吃儉用,鼓勵子女用功讀書,在母愛的薰陶下,個個安份守己,有正當工作和成就,更將您的精神推衍至十七位孫子、十八位曾孫身上。因您品格完美,本性純良,後輩頗收上行下效之功。
無人見過奶奶誑語怒目,數落他人不是,只記得您篤信佛教、慈悲為懷的面容,因為您不以自身饑苦為饑,反而常先眾人之憂而憂。平時敦親睦鄰,樂善好施。奶奶也熱心社會公益,除了把座落於民義路二段四十六號之1 二樓捐出當作五龍村之活動中心之外,捐錢修路、關懷社會,從不落人後。這些點點滴滴,足為大家之楷模。
奶奶對我們這群孫子也是疼愛有加,您總是用正向積極的態度感化我們,頑石在您眼中亦是璞玉,在我們最失意落魄的時候,只要能在您的身邊,總是能得到安心的庇護。
除了待人親和外,奶奶雖體質清瘦,但意志堅強,平日尚能看護年事亦高的爺爺。可惜在民國九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晚上七點十五分過馬路時,不幸遭遇到車禍意外,老人家以風燭殘年之軀,多次進出手術室,舉凡您在清醒時,不但毫無半句怨言,反而擔心肇事者年輕、賠償太多是否會耽誤對方的前程。肇事者愧疚到家訪視,更因您好言安慰而落淚。奶奶的厚道、寬宏無我,令人動容。
眾人皆抱持奶奶一定會康復回家的心願,然事與願違於民國九十七年九月二日,驚聞往生訊息,我們都難以承受。畢竟還有很多事來不及向您請益學習,還有很多歡笑未能與您分享,會意過來後只能嘆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,心中不捨,實在難以言盡。但願奶奶順心好走,您生前的勤勞、節儉、忍讓、謙和、孝親、睦鄰美德以及所言所行,將永存於我們兒孫心中,我們也將以此為典範,努力向上,造福鄉里,做個對社會有用之人。
今天跪在您面前朗讀奠文乙篇,來回憶奶奶對我們的點點滴滴,願您在西方極樂世界的國度裏,永遠做我們的守護神。
不孝孫 敬弔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